



2025年的暑期,湖北省博物馆里着马甲、面带微笑的志愿者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在这个炎热却充满意义的夏日里,到馆1494人次,完成讲解服务2652批次,社教活动100余场,总服务时长超8600小时。服务内容不仅涵盖讲解导览、展厅引导,而且还开展线上线下的社会教育活动、咨询服务等。他们以热情、专业、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每一位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的观众,都能在蝉鸣阵阵的暑日里,遇见沁心的美好。
一、“声” 入人心,讲解导览诉说文物的温度
“大家看,这枚小小的石家河玉人像,藏着先民对美的追求,你们看它的面部线条,是不是既威严又神秘?”上午8点半刚开馆,志愿者马靖宇已走进“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展”,声音清亮地为观众讲解。她的额角渗着细汗,却特意放慢语速,时不时弯腰回应孩子们的提问,手里还攥着提前准备的文物细节图——这是她为老年观众和小朋友准备的“小道具”。无数个像这样贴心的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为观众讲解馆内的常设展览以及“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等临时特展,配合暑期延时开放,以“定时+不定时”“线上+线下”的方式,不仅提供日常讲解,还奉献了夜场导览,共计服务观众10万人次,让天南海北的观众留下湖北省博物馆的专属记忆。
二、“趣” 玩文化,社教活动里的夏天满是惊喜
暑假期间,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协助开展100余场社教活动,涵盖手作工坊、拓印体验、竞赛集章等内容,吸引万余人次参与,其中未成年人占比65%。志愿者们不仅在展区开展“指尖印象派”“童话印象派”“古法拓印”等活动,还随社教团队一起走进社区、军营等地服务特殊受众。尤其是“融在楚天”竞赛集章活动,让公众的互动体验变成了一场“文化之旅”。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荆楚篇章。
三、“守” 护初心,志愿身影里的坚守力量
暑期的湖北省博物馆,日均接待观众超2万人次,展厅里、前台旁、楼梯口......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在细节里传递温度。
展馆前台,志愿者每人每天要解答上百次咨询,问题细碎却关乎参观体验,“编钟演奏的票在哪买?”“寄存行李的地方怎么走?”“饮水机在哪个楼层?”“文创商店几点关门?”......每一次的热心解答,只为看到观众满意的笑脸。此外,志愿者们还承担着引导分流、公共服务证回收等工作,他们用爱心和汗水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不少观众说,“本来以为暑假人多会很麻烦,没想到遇到这么多热心的志愿者,湖北省博物馆里的美好,我记住了!”
暑去秋来,湖北省博物馆里依旧人流不息。湖北省博物馆的志愿者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来源部门:社会教育部
撰 稿:刘晓琪
审 核:钱 红
终 审:何 广